磷酸铁锂电池组,电芯压差越来越大,怎么破?
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组在循环过程中压差变大(动态压差和静态压差),主要有五个原因:
1.电芯容量衰减率不一致,导致容量一致性降低;
2.直流内阻增长不一致,导致内阻一致性降低;
3.温差大,导致表征内阻一致性差(一般来说,温度越高,直流内阻越低);
4.连接点异常(松动);
5.正常衰减;
基于上述四个原因,建议对电池组进行以下几个操作:
1.分析一下数据,看静态电压、动态电压最高和最低点是否有规律;
2.内阻测试,充放电温度评估;看是否有内阻异常,局部过热等情况;
如果能够发现某一支或某几支电芯异常,那就可以根据这个情况评估,是正常衰减还是异常衰减,异常衰减的是修复后继续使用,还是报废。
比如确实有一支电芯的内阻已经容量变得非常低,或者内阻非常大,或者连接点松动了,那就得想办法替换或修复,实在不行,就只能报废了。
如果是正常衰减,没有单支或某几支明显异常的情况,那就需要进行维护了,维护方法有以下两步:
1.均衡,将各个电芯间的静态电压调整成一致;
2.优化充放电工况:
下图为LFP电芯的典型充放电曲线图和静态电压图,可以发现不管是动态电压还是静态电压,都有一个明显的平台区,在10%-90%之间比较平缓,在这个区域的压差一般也不会出现比较大的情况;
这样在均衡后就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充放电制度进行优化:
1)降低充电截止电压,提高放电截止电压,这样能够将电压区间控制在平台区,能够起到缩小压差的作用,但也会降低电池组的充放电容量;
2)阶梯充放电,并减小末端充/放电电流;一般来说LFP电芯的充电末端和放电末端的压差是最大的,降低末端的电流,能够减小DCR一致性对压差的影响。